所以中公考研名师建议16年的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剖析,不可以仅以考试报名人数来判断专业的冷热程度和角逐激烈程度。而且大伙不应该盲目地跟从大家的时尚,考试报名所谓的热点专业,应该从我们的实质出发,量体裁衣,准确地为自己定位。
第一,应选择喜欢的专业。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可能将决定一生所从事的职业。再者,尽可能选择本专业有关的专业。大学打下的好基础,或有助于研究生阶段的进一步学习。最后,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实力。只有既认清形势,又认识自己实力,才能做出理性的选择,使我们的成功概率最大化。
假如感觉我们的基础非常扎实,而且非常早就有换专业的计划和筹备,可以考虑换一个相对很好的专业。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应更早做筹备,以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。由于每个专业有我们的学科范畴,不同专业之间的学生在常识体系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差异,因此需要在专业课上面投入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。
大家再给想要跨专业的考生提供以下原则:理转工易,理工转文易,经济类转纯文科易,反之则难。任何一个专业都有一支柱理论,这也是中学“打基础”的目的。
所有专业大致依据基础理论不同专业可做以下划分:
数学分枝:计算机,信息管理类,统计类,交通运输,金融,系统工程类。
物理分枝:电学,力学,控制类,机械类建筑类,通信类土建类,各种工程类。
化学分支:化工类,食品造糖类,纺织,医学,生命科学,农,林。
至于文科,其基础理论不如理工类划分明显。
化学分支:化工类,食品造糖类,纺织,医学,生命科学,农,林。至于文科,其基础理论不如理工类划分明显。
以上划分不是绝对的,象控制类,对数学需要非常高,农林对数理统计需要高。中医,建筑学的支柱理论游离于前几者以外。每一个分支之间差别也大,如计算机与数学。
中公考研名师结合多年的辅导经验总结出,考生选志愿最禁忌不管自己专长,条件钻“热点”导致专业间差别悬殊,一边是:“独木桥”一边是门可罗雀。其实任何一门学科,只须不是太冷的哲学,考古,核工程只须感兴趣,能发挥专长,都能干出名堂。相反,热点专业不是自己善于的,也只能平庸一生。以前高考考试有很多数理化非常不错的同学考试报名医学,建筑学,却不知前者强调背书,后着更象艺术工作,结果他们就象鸟被捆扎翅膀一样,根本没充分发挥的空间,而只能委曲求全,而相反有的人数理化奇差但就会编程。
总之,中公考研名师建议16年的考生在专业的选择是至关要紧,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。从长远看,公共课只不过敲门砖,专业才要紧,很多人考研成功后在新的起点上又迷失了前进方向。所以,考生们在考试报名专业时应该从我们的实质出发,准确地为自己定位。
2016考研:十大热点专业深度分析
2016考研:读研比率较高的本科专业大全
更多考研精华资料、实时资讯、经验推荐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:324943679,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:zgkaoyan365